来源:老俞闲话
4月23号读书日,冯仑约我做了一场读‘du’书对谈的直播。冯仑也喜欢读书,做了司马迁{qian}书院,鼓励大家读《史记》。他说同时邀请(qing)了施展‘zhan’和张维迎。我以为是四个人一起对谈,没有想到是由主持人一个接一个对谈,号称“马拉松读书对谈”,前后持续了四个多小时。幸亏我的对谈只有一个小时,面对网友谈了谈我读《史记》的感受“shou”,以【yi】及我的读书和工作感悟。
(以下是对谈文字版)
01. 谈谈《史记》
主持人:俞老师好,您第一次读《史记》是什么时候?
俞敏洪:我记得中学课本中有一个节选《鸿门宴》,还有《廉(lian)颇蔺相如列传》,但第一次读《史记》是大学的时候了,也没有全部读完,主要都(du)在读本记、列传等,比如《项羽本记》、《刘邦本记》。到今天为止,我也没有把《史记》从头 tou[到尾全部读完,我的古文水平没那么高,有一些段落、句子不一定能读懂,但《史记》是一本故事书,而且司『si』马迁的文笔极其的到位,段落架构也非常灵活,所以读起来不会《hui》太累。
在类似的书籍〖ji〗里面,《史记》肯定是我最喜欢读的,现在还有白话文版本,有些翻译得还不错。我曾经下过决心要背诵10到20篇《史记》中最好的篇章,但到今天为止也没有达成。司马迁的《报
主持人:《史记》中,您记忆最深刻的人物是谁?
俞
主持人:为什么喜欢项羽?
俞敏洪:他的个性特征比较明显,力
但这其实跟年龄有关系,一个人成长过程中,尤其是年轻时,不太“tai”会喜欢刘邦这种老谋深 shen[算的人,更容易喜欢那种热血沸腾的人。项羽去世的时候30多岁,比刘〖liu〗邦年轻多了,那时候的刘邦50多岁,给人一种老{lao}谋深算「suan」油腻中年的感觉。很明显这两个人的个性是有【you】鲜明区别的。所以,读项羽特别合年轻人的口味。
但我现在再回去读,估计刘邦给我的印象会更加深刻,原因是到「dao」了我这个年龄,就会觉得有时候「hou」想把‘ba’一件大事做成,那种【zhong】隐忍、谋略、人才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,光靠一时之勇或者血气方刚是不一定能做成的。比如现在年轻人就【jiu】会比较相信自己,不相信别人
网友评论